分享成功

这里描述的是抗战爆发前的平湖农村农家副业:

这里描述的是抗战爆发前的平湖农村农家副业:
平湖农家,平均每户之耕地面积,只十二亩余,而每户之平均人口,为四·九人,故农家每人平均所摊得之耕地,仅二·六亩,耕地面积既如斯狭隘,农家劳力,自不能为充分之利用,则不能不以其过剩之劳力,经营副业,以期收入之增加,平湖之农家副业,种类繁多,兹举其重要者,述之于次:
一、养蚕
养蚕为平湖农家之主要副业,全县养蚕之农家,占十分之八,以乍浦及城区最为发达,近数年来,因蚕丝国际贸易之不振,与人造丝之倾销,茧价大跌,因之蚕桑事业,亦渐趋衰弱,兹将各年份之蚕茧产量,举之如次:
去岁政府鉴于蚕桑业之衰弱,而谋所以振兴之道,遂设立蚕桑改良区,由建设厅分委蚕业指导员,赴各地指导新式育蚕方法及消毒事宜,计全县受指导之蚕户,达四千数百家,对于质量之改进,尚收成效。今岁复组织运销合作社,直接运销生茧,因之蚕桑事业略减起色,产茧量亦较前增加。
至农家所育之蚕种有二种,一曰土种,即余姚种,一曰改良种,往昔蚕户,均育余姚种,自二十三年推行改良种以后,成效尚佳,故蚕户已乐于采用,惟因改良种售价较昂,故现在采用改良种者,仅有十之三四,有土种者,仍占十之五六。
全县茧行,原有二十六家。二十二年,勉强营业者十一家,茧灶计有双土灶二百五十三乘,土灶二十九乘,近年来茧行亏折者更多,惟今年茧价稍贵,茧业复呈活泼气象。
二、制盐
平湖产盐区域,分海沙、芦沥两场,海沙场坐落于乍浦镇东自独山起沿海迆西至海盐县属之秦驻山与鲍郎场相接,在本县境内,计长十余里,芦沥场东自金山卫起,西至乍浦独山,与海沙场相毗连,计延袤四十余里,海沙场产煎盐,芦沥场产晒盐,盖此二地居民,以制盐为主要副业,兹将煎盐与晒盐之制造方法,分别述之如次。
(一)煎盐
制盐以滷为重要原料,故制盐必先制滷,制滷用灰泥,以近在海边平央之地,削成平面,经潮水漫过,待太阳晒干,视泥面盐质发现,将平面之泥,削松聚之成堆,以防夜雨。诘朝又摊碌如前,三四日晒足,即可备用。
制滷之地,不称田而曰淋,每淋合市亩八分强,每淋中间,开一长一丈阔六尺深五尺之淋潭,架木覆草,虚其下,取灰泥实其中,再覆以草,灌以海水,于是海水淋入竹管内,复由竹管流入滷缸,即成为滷。
滷缸置于淋潭旁二尺之处,深可七尺上下,两缸相合,上缸有小洞,竹管即插入其中,下缸存滷,滷缸亦名滷井,从管内流入之滷,可以随时取出,每次制滷,最多可得二十余担,最少十余担。
乍浦包家埭一处有盐灶五所,每灶有铁盘一只,每盘能容滷四担。惟因滷质有优劣,故煎盐亦有多寡,最多者每担可得盐三十五斤,少者仅十五斤。
盐民可分滷户与灶户两种,滷户制成滷以后,即售与灶户,上等滷每担售价一元,次者五角三角不等,今年灶户因开支浩大,无利可图,减少煎盐次数,以致滷价跌落,盐民生活愈形困苦。
(二)晒盐
制滷方法,与煎盐相同,滷制成后,即放置于长七尺阔二尺深三寸之盐板,在骄阳下曝晒,平均每日可晒盐一斤半。
自乍浦以东,至金丝娘桥一带,均为晒盐区域,约有盐民千余户,共有盐板一万二千左右,每年约产盐二百万斤。
煎盐细而洁,惟成本较大,产量较少,晒盐最为普遍,故产量特多。
三、捕鱼
沿海居民,大都从事捕鱼,获利颇丰,兹将捕鱼情形,述之于次:
金丝娘桥一带渔民,以马鲛鱼及海蜇为主。马鲛鱼年产一千数百担,去年产量特多,倍于往年。捕获之鱼,分鲜咸两种,运销江浙各省。海蜇产地自白沙湾起,东至金山门止,每年产量约五千担。
乍浦山湾渔民,有百余户,捕鱼用舢板提网,在沿岸附近捕捉,所获鱼类,名称繁多,其重要者,如青蟹俗称黄甲蟹,运销本县及上海,年产百余担。白虾有大小两种,大虾运销本县各地,年产二百余担,小虾则仅销售于本县,年产三四百担。鲻鱼及黄泥螺,运销于本县及上海各地,年各产约百担上下。其余如蚌、元蟹、白蚬、大头鱼、银针鱼及螺、蛏等,每年产量极微耳。黄山农民,向捕鲻鱼及蟹,近因该处为军事要塞区,已禁止入海捕捉,故该地农民生计颇受影响。
四、织布
    乍浦新仓一带,出产棉花最多,农家妇女多以纺织为业,每日每人约可织布半匹。此种土布,率由当地布商收集,运销金山、衢州各县。农家织布一匹,可得净利四五角,其农家之缺乏资金者,恒向纱布商人领纱织布,然后将织成之布,送还布商,农民则照每匹收工资三角或四角不等。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支持楼主

3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8446 回复 0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平湖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