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平湖·故事】志书里的历史——新埭·牡丹·玉楼+春

[color=rgba(0, 0, 0, 0.498039)]
   靠近青阳汇北面毛家浜的毛云海家曾有一丛世传木本古牡丹“玉楼+春”多少年来,闻名遐迩。“玉楼+春”叶绿碧翠,茎枝繁茂,花大盈碟,花色粉红,艳丽缤纷,与其他品种牡丹相比,此为珍品,是牡丹族中的上乘。据1990年《嘉兴城镇》记载,此花曾一度为举国闻名的珍宝,每年春分一到,“玉楼+春”开始方青,新叶含苞,郁郁葱葱,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谷雨时节,“玉楼/春”含香吐艳,数百朵花争相开颜,最大的花朵直径达20多厘米,阳光下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明天启《平湖县志》记载:“牡丹来自中州,名目甚繁,本地所产者惟玉楼春、小桃红而已”。据“玉楼/春”主人毛氏叙述,古本“玉楼/春”系毛氏先人种植,历经沧桑,屡遭劫难,多少次战火中逃生,多少次劫难中逢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扫荡进村,举刀欲砍“玉楼/春”,家人急中生智,将家中老母鸡扔到田间,引开日军,使“玉楼/春”幸免于难。文/革期间,“玉楼春”被视为“四旧”,几乎被斩草除根,毛氏不畏强暴,义正辞严,以身护花,才使这丛稀世之花又一次绝处逢生。
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前去赏花。清光绪年间,横州知府高廷梅、新埭举人陆邦燮与秀才俞金鼎、柯培鼎相邀前去观看“玉楼春”,为此俞金鼎写下诗句:“年年谷雨牡丹辰,载酒寻芳绿水滨。直到毛家浜里去,百余花赏玉楼春。”
光绪三年(1877),乍浦有一个制作棉被的姚姓手艺人,手艺高超,每年都应邀到毛氏家中加工棉被,姚氏也喜欢牡丹,工余时间,常去欣赏,同时,毛家为了感谢这个制被师傅,便挖了一枝“玉楼春”分枝相赠,就这样,“玉楼春”分枝在乍浦落户了。
1946年,上海某新闻社组织人员专程到新埭,为“玉楼春”拍摄了纪录片。上世纪80年代初,洛阳市园林管理处和洛阳市植物园曾派人来对“玉楼春”进行专门考察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后来,又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入《中国古花木》丛书之中。
   80年代中期,“玉楼春”名声越传越广,,每年花期,前去赏花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护“玉楼+春”,避免人多损害,在其周围用水泥和砖砌了圆形花坛。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管理牡丹的知识,不出数月,一颗历经400多年的“玉楼春”就渐渐枯死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6410 回复 0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平湖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